Sunday, January 27, 2008

鄉音無改鬢毛催

20 個月後回到台灣,
潮濕的空氣、熟悉的口音,
沒有預先想像的衝擊感,畢竟是自己熟悉的地方,
倒是剎那間對過去20 個月的倫敦生活產生了不真實感,
畢竟兩地在各方面差異實在太大。

飛機降落之後一路滑行至登機口,
第一個感覺就是:
好空盪的機場啊!

剛巧最新一期的天下雜誌(389) 主題正是倫敦,在第21 頁有段報導寫到:
每一次出國歸來,眼見倫敦機場的擁擠,馬來西亞機場的美感大器,曼谷的現代,
回到台灣,見到空鬆的桃園機場,黯淡的台北街景,總使人不免焦慮;
台灣是不是已落後而不自知? 台灣是不是離世界已越來越遠?

這段報導完全反映了Alice 跟我當下的感受,
一路從倫敦、香港到桃園機場,先不管有沒有大器的機場,
重要的是台灣的人氣真是令人洩氣,
從倫敦看台灣,在台灣真的感受不到"世界"

回台灣的第二目的就是要辦簽證,所以隔天就直奔台北,
英國簽證處的新地點就在信義區的松仁路上,
星期五中午的信義區感覺上很優閒,感受不到忙碌與競爭的氣氛,
這才想起Adam 來過台灣之後跟我說,他覺得台北很"Lay-back"
若不是這趟倫敦之旅,真的很難感受到這個差異性。

好在我很快發現了令人興奮的一面,
那就是在夜市看到了台灣人對吃的熱情!
20 個月後再回到師大夜市,突然覺得臺灣人的活力在夜市哩,
永遠有推陳出新的小吃,吃上三天三夜也吃不到重複的;
除了吃之外很少看到台灣人那麼認真且有耐心的排隊。


久違的台中翁記豆乾,還有珍奶!
比起倫敦中國城一杯3.8鎊 (約台幣240)的價格(怪怪口味),
台灣不是吃的天堂是什麼!


新光三越美食街的沙茶羊肉炒麵,
現在看照片還是直流口水。

5 comments:

Anonymous said...

口水啊口水
我也刚从国内回来

下飞机到伦敦吃了个三明治之后居然就狂吐
是真吐。。。
想想着这个胃也会挑食的

june

Anonymous said...

口水啊口水
我也刚从国内回来

下飞机到伦敦吃了个三明治之后居然就狂吐
是真吐。。。
想想着这个胃也会挑食的

june

Da-Wei said...

好毒的三明治啊!
還是中餐正點!

Two Apples said...

20個月 說得好像20年 June 在這裡闖蕩那磨九都沒說啥米了 20月是小case.

Da-Wei said...

哎呀~
你不知我是多愁善感之人嗎!
(少年不知愁滋味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