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riday, April 27, 2007

歐遊記--巴黎

四月二十二,正好是到倫敦滿一週年,正巧同一天又一次入境英國,
只是這次是從米蘭旅行回來,這趟收穫不少,
先是七天的巴黎獨行,再到米蘭與阿瑤的設計之旅,
新的體驗、新的思維還在腦裡盤旋。



出發。
從窗口望去想起去年四月在Heathrow 落地的心情,
新奇、刺激、充滿未知,轉眼一年過去,同樣的四月但不同的目的地。



新藝術是吧!
距離第一次在書本上看到這地鐵入口應該至少是十年前吧!
終於~我來了!



爬上山坡來到聖心堂,途中經過一個藝術家市集,
個各風格強烈又有特色,與一般在街頭畫像的匠氣截然不同,
正當我坐在入口的石階上"詩性大發"想要寫作時,
耳邊突然傳來一句"加ㄟ日頭卡洽"
那久未耳聞的熟悉家鄉口音完全打斷了我的興致,
我抬頭一看是一對來自台灣旅行團的中年夫妻,
丟下這句話匆匆鑽入教堂。



還是不懂為何歐洲的地鐵都會熊熊斷電幾秒然後又再現光明。



龐畢度。
一樣,不過這個更誇張,
第一次知道她是在高中上美術史的時候,
現在的她還是依然美麗,完全感受不到歲月的痕跡,
不得不讚嘆其設計師的遠見及對其後的影響力。



越接近金字塔蘭登和蘇菲的影像就越強烈,
還有大排長龍的蒙娜麗莎,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也在回想故事裡的種種情結。



在亞州區赫見台灣排灣族的文物。



在草地上睡了一覺起來天還很亮(7:00)
夏天的歐洲白天特別長,
到現在偶而還是會驚覺怎麼才天黑就那麼晚了。



爬上數百階的旋轉石梯登上聖母院,
不知是不是這些環繞教堂的巨獸給了雨果寫作的靈感。



奧塞美術館超大的空間和大鐘背後半透明玻璃若隱若現的人影,
不只是藝術品,整個空間更是直得欣賞的大作品。



法國可真是電影世界的一片淨土,
這七天的觀察多數的電影是"本土"片,
好萊烏在這可沒那麼吃的開!



圍繞凱旋門的十二條大道,
我直接想到的卻是"偉大祖國"國旗的十二道光芒!



我敢發誓,這一定是全世界最多人拍照的安全島。



一出地鐵看見新凱旋門腦海浮現的是文靜、志廷那一票人在這拍照的畫面,
我也來啦!
還是新東西比較吸引我,利落的四方線條正對著比值的大道直通凱旋門,
新舊相望,既矛盾又平衡。



真的,完全沒露卻性感到不行。



倫敦的警察有可愛的巨馬,
巴黎的警察有經濟又環保的鐵馬。



從這裡開始連續發現一個個馬賽克藝術家的作品,
展開一天的城市探索之旅。
(點捷徑鍵看所有馬賽克作品)



什麼名字不好取,取"歐羅福"
肯定不是台灣人開的。



意外逛到的一個互動裝置藝術展,
這幾具造型獨特的電話各有不同的聲音,
左邊第二具會發出屁的聲音,
所有玩過的人都被那不預期的屁聲嚇的完爾一笑。



幾個同好圍在一起聊天切磋琴藝,
就像廟口會有老人坐在一起泡茶拉二胡一樣,
不是賣藝,沒有目的,
這就是享受生活。



阿拉伯文化中心。
老實說沒做功課,還沒弄懂這些圖案的意義。



我住在這一站,有點遠又不會太遠。



法式早餐,
清爽不油膩,看起來不多,
吃完了剛好。



拿破崙的葬身之地,與小崙共進午餐。



艾菲爾鐵塔像是一個巨大的玩具聳立在這個城市,
比例太不協調,又真又假。



塔頂的高度已經是飛機的高度了,
但卻是開放式的看台(用鐵龍圍著)
已經腳軟的我強迫自己適應這個驚人的高度。



入夜後每一整點的燈光秀把她搞的像一支大仙女棒一樣!



市區外圍的大墓園,
這位大哥可是十八世紀的人物。



墓園裡有不少中國移民的墓,
遠赴異地追求理想的生活,這裡一定有不少動人的傳奇故事。



輕鬆一下,
明天就要結束巴黎的個人心靈之旅前往米蘭與阿瑤會合。



清晨的天空提醒我過去這幾天沒有早起好好的欣賞她,
我選擇了巴黎的夜景只得犧牲日出了,
人生就是一連串的選擇,沒有全拿這回事。
留點遺憾才能當做下次出發的動力。

>>巴黎影像

No commen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