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了LUXY門口果然如預期中的一團混亂
沒有告示或說明>到底有票的排哪? 網路訂票的哪買?
還得隔著幾位說不上壯(應該說胖吧)還一臉大便的保全跟工作人員溝通
妙的是工作人員竟然一個一個的回答問題
有問就知道是什麼狀況
沒問的就在那繼續晃吧~
好不容易在人潮越來越多的壓力下開始宣佈排隊
這才得順利進場...
即將表演的「電腦短篇」放著潺潺的流水聲醞釀氣氛
陸續進場的觀眾吵雜聲+工作人員的對講機>表演開始

「電腦短篇」
「電腦短篇」是來自西班牙的雙人組團體「亞利安達與愛隆」為異響是紐約音樂廠牌「幸運廚房」 的創始人,作品曾獲2002年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數位音樂類榮譽提名。「電腦短篇」 為該團體的最新自然聲響/電子原音作品。
開場時這位西班牙小姐:#%#(%^@ 說了幾句沒人聽懂
我猜應該是說:謝謝各位的參予>我們即將開始之類的吧
生活中各種聲響的片段組合>對話>物品碰撞>流水...
我覺得很"生活化"沒有太多感覺
在不知不覺中結束~
全場約70%的人鼓掌

「建築回憶錄--無題之歌」
德國藝術家馬克‧貝朗斯的「建築回憶錄--無題之歌」是由兩段作品重組混合而成; 「建築回憶錄」是馬克過去15年來在火車站、地鐵、工地的建築物內部錄下通風口或暖氣的田野錄音, 「無題之歌」則是大量採集了火焰的聲音。馬克將兩種音源的片段混合重製, 創作出「建築回憶錄--無題之歌」。
這位老兄的作品有精神多了
雖然簡介說是火車站、地鐵、火焰、通風口或暖氣的田野錄音
但我印象最深的是像渦輪推動般巨大又震撼的低頻
像帶了兩個噴射機引擎的耳機>不斷朝腦中轟炸!
一股工業和機械的焦慮和緊張>帶有一點壓力的氣氛
(本來以為他在中間表演>面朝舞台>會有影像投影之類的>可惜沒有..
應該只是方便表演者銜接而已)
我也注意到了這位老兄很專業
隨著聲音的高潮迭起他也配合著扭動身體
時而上下點頭>彎腰~
液晶的光>照亮了他因為投入而稍為扭曲的表情!
在全黑的現場更添些許不安及詭異的感覺
在闔上NB的那一霎那
全場約90%的人鼓掌

「LSP – 雷射聲音表演」
「LSP」(Laser-Sonic-Performance)是荷蘭藝術家愛德恩‧范‧戴‧海德著名的演出系列。 摒除聲音+影像的平面維度表演形式,愛德恩以電腦即時控制的正弦波同步帶動雷射光,闃黑空間裡, 觀眾將感受以聲音為主體創造出的空間經驗。
好傢伙!原來雷射可以這樣玩
各種電子訊號聲響沒有旋律、節拍的重新組合
伴隨雷射光及時的波形圖案射在人群中
快又亂~慢也亂~靜止時也亂
但聲響與雷射的波形之間確有相呼應的奇妙作用
到底是聲音帶動雷射光? 還是雷射光啟動聲音? 頗值得玩味!
而隨機噴出的乾冰因投射角度而產生不同的層次空間變化
更營造了不同角度的觀眾>看到不同的畫面的立體感
聲音被看見了!
另一個特別的是因雷射而產生在表演者背後的影子不停跳動
兩相呼應>厲害!
光束終止~
全場200%的人鼓掌+歡呼吹口哨(不是少林功夫+唱歌跳舞喔~)
小插曲:
距離晚場明和電機還有3個小時的空檔
跟阿瑤在誠品地下商場巧遇上述四位藝術家
剛好在手扶梯交接處>我們上他們下
雷射光俠"荷蘭藝術家愛德恩‧范‧戴‧海德"
邊走嘴裡邊啃著誠品門口的印度燒餅!!
酷炫的雷射光英雄指數頓時下降20%.......
(他的資料還真難找>目前還是遍尋不著)

明和電機
7:00再度回到LUXY
沒想到~~人龍已經排到捷運站出口
整個場面的控制還是一團亂>根本不分現場購票和已購票者
臺灣辦活動~~還真是叫人無法期待
人海充滿了整個舞廳
進場速度拖延了開始的時間
燈光暗下>全場歡呼
期待的英雄即將出現!
創意就不用多說了
整個團隊從電子樂器(產品)到社長的日式幽默
讓我感受到濃濃的"日式精神"
那種對一件事的專一與研究態度
即使最簡單的事也要神聖的看待
我馬上想到遊戲"應援團"的劇情和人物動作
對照明和電機>就不難想像文化的獨特性是國力象徵的根本
110V的電壓成就了今天的明和電機
小小的應援團解救了學生>老師>藝術家>女職員...甚至地球危機!
這樣的想法和邏輯我看也只有小日本想的到!
*社長介紹產品的時間好像多了一點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